一、背景和意义
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共享网站(http://south.china.org.cn/)是分享国际减贫信息和中国减贫发展经验的专业平台。该网站提供关于减贫和包容性增长的最新研究成果、国情简介、减贫新闻、专家意见、研究趋势、减贫信息等。,并为各国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关心和从事扶贫工作的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由世界银行发起,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下属的中国发展门户联合运营。
自该网站于2016年5月正式推出以来,已邀请40多个致力于执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家减贫政策研究机构和智囊团加入该平台。
2017年5月,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共享网站推出“中外减贫案例数据库和在线共享平台”,通过发布减贫案例、相关研究、政策和法规,与世界各地用户分享中国和世界成功的减贫模式和创新做法。
2018年5月,为了丰富“中外减贫案例数据库和在线共享平台”的内容,促进全球减贫知识产品的开发和共享,结成密切的伙伴关系,中国国际减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等7家机构联合发起了首届“全球减贫案例奖征集活动”。共收到820个扶贫案例,其中645个是中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捐助的。175项是由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如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亚洲开发银行、联合王国牛津大学、日本takushoku大学和其他国际组织提供的,涵盖巴西、菲律宾、哥伦比亚、海地和巴基斯坦等30多个国家。
经过七家机构的三次联合审查,共选定110个案例,选定案例在2019年10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扶贫论坛上正式发布。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不断丰富“中外扶贫案例数据库和在线共享平台”的内容,充分发挥扶贫案例实践经验载体的作用,分享扶贫知识,深化伙伴关系,更好地促进扶贫领域的南南合作,在第一次“全球扶贫案例奖征集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第二次“全球扶贫案例征集活动”。经过几个赞助机构的联合审查,选定的案例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进行了确定、改写和翻译,2020年将出版约100个优秀案例。所有出版的案例将用于全球推广和分享。
Iii .活动安排
组织者: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粮农组织、农发基金、WFP
第四,收集时间
2019年10月16日-2020年3月31日。
五、对象的收集
全世界关心扶贫的组织和个人。
六.内容要求
案例的内容与扶贫有关,语言清晰易懂,并对政策/战略的实施如何实现扶贫效果进行了简要描述。所提供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可为条件相似的地区提供扶贫参考(附案例收集标准)。
七.语言要求
案例语言应为中文或英文,每种情况下的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中文案例需要英文摘要。
八.版权要求
提交的案例作品应符合当地公共秩序、良好的风俗习惯和国家法律法规。
申请人必须确保他们是提交作品的原始作者,并且他们对作品拥有独立、完整和无争议的版权。
选定的个人原创案例知识产权由作者和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共享网站共享。网站有权使用,并有权根据案例汇编规范对提交的案例进行编辑和修改,上传到案例库供公众免费浏览和下载。网站有权将所选案例用于非商业性宣传和推广活动,作者拥有著作权。
对于选定组织的原始案例,知识产权应属于原始组织。网站有权使用,并有权根据案例汇编规范对提交的案例进行编辑和修改,上传到案例库供公众免费浏览和下载。网站有权将所选案例用于非商业性宣传和推广活动,作者拥有著作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双方应另行签订授权协议,并按协议执行。
九.提交方法
申请人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交遴选申请表(附件2)和扶贫案例:
1.提交邮箱:gpig@iprcc.org.cn(包括案例和申请表);
X.奖励设置
全球扶贫案例运动将从收集的作品中选出100个最佳扶贫案例。
入选案例库的优秀案例作品将获得案例评审机构颁发的奖励证书。组织者将邀请一些案例作者参加相关的国际论坛交流活动。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世界银行
亚行
粮农组织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2019年10月16日